區塊鏈「防偽溯源」技術真的就能杜絕假貨嗎?

...

有數據顯示,全球範圍內受到假冒偽劣商品影響的市場已經達到了3000億美元,其中每年假冒偽劣產品的成交額已占世界貿易總額的10%。假貨,不僅傷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危害產品生產廠家的利益。如果利用區塊鏈技術,通過防偽溯源,假貨或許就無處遁形了。

區塊鏈最主要的特點如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很適合用於商品打假領域。

以溯源鏈為例,在溯源鏈的溯源防偽系統里,一個商品的所有歷史數據,從原材料採購到生產製造、物流分銷、銷售終端,關於這個商品的所有信息,都以「區塊+鏈」的形式保存。連接的形式是,後一個區塊都擁有前一個區塊的HASH值,信息一旦確認,任何人,無論是企業內的還是企業外的,都不可篡改,所以,區塊鏈上的任一的一條商品記錄都可以通過這種鏈式結構追溯到本源。

...

區塊鏈網絡中的信息交換都是在兩個節點之間直接進行的,不需要通過第三方,一旦記錄上到鏈上,商品的所有歷史數據都不可篡改,如果想要仿冒,則需要網絡內超過51%的節點都認可才能被惡意改變並認可、記錄下來。而溯源鏈在全球布設有上萬個小節點、幾百個大節點、21個超級節點。換而言之,在這種多中心、分布式的網絡里,假冒成本足以大到讓仿冒者完全喪失仿冒的獲利空間。

區塊鏈用數字與算法來重構信任關係,讓數據得以真實高效地流轉,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任成本,帶來了巨大的信任紅利。其在打假領域的運用,能夠避免傳統中心化監管方式的先天局限性,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是,用了區塊鏈技術,就可以杜絕假貨了嗎?

...

目前,在「防偽溯源」技術上,電商巨頭阿里、京東已經搶先布局。京東利用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已經建成了「區塊鏈防偽追溯平台」,通過一系列合作(政府、行業協會、科研機構、設備製造商)共同打造「京東品質溯源防偽聯盟」,將全鏈路信息進行整合,實現跨品牌商、渠道商、零售商、消費者並精細到一物一碼(或一批一碼)的全流程正品追溯,大大提升用戶信任體驗。在今年的「618」活動期間,京東總計售出的區塊鏈防偽追溯商品同比增長超過200倍,為消費者的品質購物保駕護航。

...

阿里巴巴主要在跨境食品安全溯源、醫療行業、物流查詢使用「防偽溯源」技術。阿里巴巴早前和普華永道合作,打造了可追溯的跨境食品供應鏈,用於跟蹤產品從生產者到消費者之間的整個流程。在健康領域,推出了我國首個基於醫療場景的區塊鏈應用――「醫聯體+區塊鏈」試點項目。在物流系統上,主要是菜鳥與天貓國際,供消費者全流程查詢驗證。如在今年的「問題疫苗」事件中,阿里健康的「碼上放心」功能上線召回警示功能,可對事件中全部涉事批次問題疫苗掃碼溯源。

...

在打擊假貨上,區塊鏈技術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區塊鏈不可篡改、數據可完整追溯等功能,可有效解決商品的溯源防偽問題。但在一些稀缺領域,數據上鏈需要監管最初的認證,誰來監管認證仍然存在假冒山寨的死角。

比如,用區塊鏈技術進行鑽石身份認證及流轉過程記錄中,為每一顆鑽石建立唯一的電子身份,用來記錄鑽石的屬性並存放至區塊鏈中,一旦有非法的交易或是欺詐造假行為,就會被偵測到。國外有人將鑽石的各個切面拍照,將圖片上傳到區塊鏈上,鑽石在交易流轉過程中就能保證不會被贗品調換,但是若一開始上傳的就是贗品,贗品就可能被當做真品在區塊鏈上流轉。所以,誰來監管最初的認證是一大問題。

...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思想並不是沒有中心,其強調的是不止一個中心,是把一個中心變成多中心,或者說共同決策來完成信任這個過程。如果一開始在商品認證上,其重要節點在監管上「指鹿為馬」,而在一些難以辨別真偽的商品上(如畫作文物等藝術品),區塊內的其他節點都認可一開始的認證,那麼假貨仍有可能繼續存在。畢竟造假這個行業存在了很多年,行業沒有根除前,假貨就不可避免。

...

對於解決目前市場上的防偽溯源亂象而言,其實不止去中心化一條路,比如有輿論就建議政府應該加大投入力度並發揮主導作用,逐步建立全國統一的產品溯源信息平台,但無論是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其實最關鍵的還是要重建信任。

區塊鏈技術雖然並不能根除假貨,但是它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商品流轉的整個過程,增加了市場透明度,有利於提高流轉效率,具有很大的變革意義。區塊鏈技術雖然應用場景廣闊,但它並不是萬能的。在更多情況下,引入區塊鏈技術的意義在於打破傳統的「中心化」模式,將機構和社會運作透明化,從而提高效率、降低信任成本。在假貨問題上,即使溯源碼再普及,也需要我們自己先擦亮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