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 – 區塊鏈基礎設施之Chainlink (Link) – 中間件指南

這是一個值得你關注和置頂的公眾號:區塊鏈熊貓。

...

開篇語,區塊鏈世界一個非常痛心而又需要繼續解決的問題,是不能和非區塊鏈世界的數據進行有效通信和交互,如果只做自己的區塊鏈網絡,最多就是局域網的形式,無法成為生態系統。而區塊鏈要真正落地,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就是需要有效、高速地和非區塊鏈世界進行通信,比如在大中華網絡生態系統當中,讀取微博信息,讀取芝麻信用,和銀聯網絡交互,讀取淘寶交易信息等,這樣一來,整個生態才能結成網絡。Chainlink的目標,就是在區塊鏈世界和非區塊鏈世界搭橋鋪路,讓雙方信息溝通無阻,是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

Chainlink於2017年6月由三藩市金融科技公司SmartContract推出,開發商將其描述為一種安全區塊鏈中間件,旨在通過允許智能合約訪問關鍵鏈外資源(例如數據流(數據庫)、網站(微信, 淘寶等)API、 和傳統的銀行(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帳戶支付。

...

Chainlink開發人員認為,儘管智能合約可能會通過取代傳統法律協議的需要而使許多行業發生革命性變化,但與區塊鏈技術相關的基本共識協議導致智能合約無法與外部系統有效溝通。

Chainlink生態系統圍繞LINK令牌和LINK網絡展開。 通過發佈API和其他平台,開發人員計劃在整個商業世界中增強智能合約的適用性和可用性。

什麼是智能合約?

最初構思於1993年,智能合約是在分佈式基礎設施(如區塊鏈)上執行的計算機應用程式。 雖然標準合同概述了法律規定可以強制執行的關係的條款,但智能合約強制與密碼的合同關係。 智能合同在特定情況下一旦執行即執行,一旦執行智能合同,其存在於分散網絡中的事實意味著任何一方都不能更改其代碼或干擾其執行。 通過防止更改,智能合約將執行協議的所有各方綁定,從而創建一種不依賴任何一方的信任的關係類型。

...

然而,據Chainlink的開發商稱,目前區塊鏈智能合約的結構存在一些缺陷。 例如,由於智能合約基於區塊鏈上保護的信息,並且由於礦工圍繞基於區塊鏈的交易數據達成了共識,智能合同無法與外部資源(如數據饋送)、API或傳統銀行系統進行交互。

傳統上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通過使用稱為「Oracle (神諭)」的區塊鏈中間件。 Chainlink提出了一個安全的Oracle網絡,該網絡基於區塊鏈技術而完全分散,允許智能合約與外部(或離線)資源之間的連接。

什麼是Oracle神諭?

神諭是必要的,因為區塊鏈不能直接訪問網絡以外的數據。 神諭被定義為一個’代理’,用於查找和驗證真實世界的事件,並將此信息提交給區塊鏈以用於智能合約。 它提供了在達到預先定義的條件(例如收到的付款或價格波動)時觸發智能合約執行所需的外部數據。

...

由於神諭是具有集中控制點的第三方服務,並且不屬於區塊鏈共識機制的一部分,因此與智能合約有關的問題是,從神諭收到的數據是否值得信賴。 由於智能合約可能會根據特定條件自行執行,所以神諭提供準確和可靠的信息至關重要。 例如,如果股票價格的不準確數據傳輸到區塊鏈中並依靠智能合約,智能合約可能會根據這些不良數據執行錯誤的功能。 一些神諭依靠公證來驗證他們的數據,而另一些則依賴於手工輸入非結構化數據。 然而,根據Chainlink開發人員的說法,這些類型的神諭是有缺陷的:前者是因為驗證的需要可能是遞歸的; 後者因為成本高,資源密集並且無法提供實時數據。

...

Chainlink的開發人員打算通過創建一個用於智能合約的分佈式神諭網絡來解決這個問題,以安全地與區塊鏈外部的資源進行交互,例如加密保護數據饋送,以及促進區塊鏈之間的互操作性。 據開發商稱,Chainlink網絡將允許任何擁有數據饋送或任何其他的API可以直接將它們提供給智能合約以換取Chainlink代幣。 這些人被稱為節點運營商,並允許這些數據提供商(或者,例如支付提供商或服務提供商)將其基於API的服務直接出售給智能合約以換取LINK代幣。 開發人員建議,這種分佈式基礎架構允許數據、脫鏈支付和API以可擴展、安全和可審計的方式被編寫成智能合約。

Chainlink網絡

ChainLink網絡是ChainLink節點的分佈式網絡,它們都直接將特定數據、API和各種離線支付功能的使用輸送給智能合約。

Chainlink網絡由兩個獨立的部分組成,鏈上鏈和外鏈,它們必須交互以提供服務。 該網絡的構建方式使其可以升級,因此可以在更好的技術和技術出現時替換其不同的組件。 網絡的鏈上組件通過服務級別協議(SLA)基於智能合約的一方請求的度量來過濾神諭。 使用這些指標,Chainlink收集對SLA查詢的響應,使用聲譽和聚合模型對它們進行排序,並提供可能實施到智能合約中的Chainlink查詢的最終集合結果。

網絡的鏈外組件由連接到以太坊網絡的Oracle節點組成,這些網絡獨立收集對離線請求的響應。 這些脫鏈節點可以位於任何行業內,例如紐約證券交易所運營的脫鏈節點可以為Chainlink網絡提供實時準確的交易信息,或者Visa網絡脫鏈節點可以解決交易通過Chainlink網絡與消費者和供應商進行交互。Chainlink技術旨在將來自所有這些行業的節點集成到一個通用網絡中,該網絡本身充當(低成本)中間人,根據需要解釋並正確分配數據。 Chainlink系統將確保從神諭中得到的結果是準確的,並且允許神諭與他們提供的數據保持獨立。

任何數據,付款,電子簽名或其他API提供商以及個人開發人員都可以通過將他們熟悉的API連接到網絡,輕鬆加入Chainlink網絡。 一旦API連接到ChainLink,用戶就成為ChainLink節點操作員,並負責將該API連接到ChainLink網絡。 為了激勵運營商提供API信息,他們在LINK令牌中得到了補償,以便成功完成在線連結請求。

該項目目前提供了一個完全分佈式的與比特幣,以太坊和Hyperledger兼容的神諭網絡。 預計未來將支持其他區塊鏈,這將允許智能合約與任何其他公共或私有連鎖之間的跨鏈連接,允許世界上的任何人使用Chainlink網絡,無論其平台如何。 所有服務提供商都將能夠安全地提供智能合同,以訪問關鍵的外部數據,甚至可能還有非連鎖支付。

ChainLink令牌

為了補償Chainlink系統的離線需求,LINK令牌已被確定為支付節點運營商的選擇貨幣。 據開發人員說,LINK令牌需要執行此功能,令牌的需求和價值與為系統提供離線服務的運營商的數量直接相關。 由於LINK令牌在ChainLink平台上被用作貨幣,ChainLink平台的使用越多,LINK令牌應該具有更多價值。 一些評論者認為,LINK令牌對項目來說是不必要的元素,其他加密貨幣完全可以為運營商提供補償,而且自己會鼓勵他們保持自己的網絡和訪問自己的數據不變。 看起來很清楚,當系統上線並且將基於加入網絡的節點運營商的數量時,LINK令牌對於系統正常運行是否必要的試金石測試將變得更加明顯。 如果系統很少被採用,那麼令牌沒有固有的價值,那麼將沒有人真正需要它。

...

開發人員將LINK令牌描述為「ERC20令牌,具有額外的ERC223」傳輸和調用「功能(傳輸和地址,uint256,字節),允許令牌在單個事務中被合同接收和處理。」然而,白皮書提供了關於LINK令牌的進一步信息,因此它將如何運行仍有待觀察。

LINK令牌銷售上限為3200萬美元,總供應量為10億LINK令牌。 據開發人員介紹,所有LINK令牌中有35%會通過節點運營商來激勵生態系統,並在公開令牌銷售中額外銷售35%。 LINK代幣總數中的最後30%將留在公司繼續開發和員工支付,一些評論員認為這在總體數字中占相當高的比例,這可能會減少對代幣的總體需求。

如何購買Chainlink 代幣 LINK

okex/火幣網/幣安都可以買的,但是幣安屏蔽了大陸ip的訪問,所以推薦國內可以訪問並且安全的大交易所。

結論

Chainlink有可能將智能合約與外界聯繫起來。 它可能允許智能合約的各方能夠接收外部輸入以證明性能,並創建最終用戶想要接收的支付輸出,例如銀行支付。 這有可能讓智能合約模仿市場上現有的絕大多數金融協議。 通過ChainLink網絡,任何人都可以安全地提供智能合同,以訪問關鍵的外部數據和任何其他API功能,以換取財務回報。 雖然激勵系統如何運作還有待觀察,但有可能獲得與可用於加密礦工的獎勵相似的節點運營商,這些節點運營商向Chainlink網絡提供有用的數據。

此外,Chainlink允許金融機構和企業通過Chainlink網絡使用智能合約,而無需自己切換到智能合約,從而允許他們獲得分散化,信任和不變的所有好處,而無需創建新系統或網絡。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