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萊特幣?為您解讀萊特幣白皮書

1項目介紹

萊特幣是受比特幣的啟發而推出的改進版數字貨幣,由李啟威(Charlie Lee)設計並編程實現 , 2011年11月9日發佈運行。萊特幣與比特幣在技術上具有相同的實現原理,但萊特幣的創造和轉讓基於一種開源的加密協議,不受到任何中央機構的管理。萊特幣不同於比特幣的地方在於,即使在現階段,通過消費級的硬件也可以高效地「挖礦」。萊特幣的設計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挖掘算法(Scrypt算法),使它能夠在挖掘比特幣的機器上被同時運行。為挖掘比特幣而設計的專用集成電路(ASIC礦機)逐漸興起的同時,萊特幣也緊跟著技術演變。目前萊特幣幣價為630RMB左右每個。

...

2發行總量

萊特幣預發行了150個萊特幣包括一個創始區塊及前兩個區塊來證明起源有效。

每4年,生產的萊特幣貨幣量將減少一半(每經過840000個數據塊)。因此,萊特幣網絡生產的貨幣總量將是比特幣的4倍,即8400萬個萊特幣。

3激勵策略

「礦工們」採用區塊鏈技術,所有歷史記錄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打包成一個個單獨的區塊,再把這些單獨的區塊連結在一起形成一個總帳本。這些數據塊除了包含交易記錄外,還包含新發行的萊特幣和手續費(礦工記錄的每個數據塊可以獲得25個萊特幣,每隔4年會減半一次),這兩筆錢支付給挖礦的礦工作為酬勞。無論誰挖到該區塊,那麼該區塊內含有的新發行獎勵的萊特幣和交易的手續費這兩筆錢都歸挖到者,以鼓勵礦工積極參與結算。

...

4難度調整

萊特幣將保持區塊產生速度與比特幣的基本相同, 以保證網絡的性能,這是通過控制挖掘難度, 通過平衡必要計算的平均難度來驗證鏈上的新數據塊。但由於塊的發現速度是比特幣的4倍,所以難度將每3.5天重新定向一次。萊特幣採用快速難度重建和Scrypt工作證明相結合。

5容錯性

易產生51%攻擊的問題:無論任何組織甚至個人,只要掌握萊特幣的全部運算能力的51%,這個人或組織就能夠任意操縱萊特幣的所有交易。如果區塊鏈只認運算能力最大者,誰的運算能力最大,誰就能搶到下一個區塊,如果某個個人或組織掌控了全部運算能力的51%,那就意味著沒人比他運算能力更強,故而他就可以隨意操縱。

...

6萊特幣特點

6.1開源軟件

萊特幣貨幣系統是一款遵循MIT/X11許協議的免費軟件項目,它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對軟件進行運行、修改和複製。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發行軟件的修改版本。該軟件以完全公開源碼的形式發佈,用戶可以對二進制版本以及對應原始碼進行獨立驗證。

6.2數據塊鏈

萊特幣數據塊鏈與比特幣相比起來(比特幣10分鐘出一個區塊,萊特幣每2.5分鐘出一個區塊),能夠處理更大的交易量。由於數據塊的產出更加頻繁,該網絡可以支持更多的交易,並且在將來無需修改軟件。

6.3工作量證明機制

萊特幣工作量證明機制算法採用了scrypt算法,使運算能力難以集中,難以形成像比特幣那樣的大型礦池,挖礦的礦工比比特幣更分散,這也就更有利於防止51%攻擊。如果某個山寨幣的算法跟比特幣相同,那麼礦工就可以直接將為比特幣定製的晶片礦機拿來挖這些山寨幣,或者實施51%攻擊;這就會讓這些與比特幣算法相同的山寨幣迅速失去價值。所以,正是因為萊特幣的scrypt算法跟比特幣的算法不同,比特幣晶片礦機無法拿來挖萊特幣,這就讓萊特幣免於攻擊,保持了正常發展。

6.4安全性

2013年5月,比特幣的全網算力是全球排名前500名超級計算機的總和的8倍,達158 T Hash/s。而萊特幣因CPU挖礦的性能限制,全網算力僅為15 G Hash/s。萊特幣每2.5 min處理一個區塊,比特幣是10min,對區塊鏈發起一次雙重支付攻擊的進度服從泊松分佈,其攻擊成功的概率隨區塊數的增長而呈指數級下降。當區塊數大於6個時,攻擊成功的概率將下降到忽略不計的程度,這也正是比特幣建議6個確認數方可保障交易安全的依據。當區塊的處理速度提高至比特幣的4倍時,攻擊者製造出一個假節點的成功概率也急劇上升,通過計算泊松分佈的概率密度,避免雙重支付攻擊所需要的節點確認數也將上升至比特幣的4倍,即菜特幣需要24個節點確認才能達到比特幣6個節點確認的安全性。